近日,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現身“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並表示他非常高興能夠回到中國,每一次來到中國,都很有收獲。庫克稱,今年是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第30年,1993年,蘋果公司在北京設立了辦公室,庫克談到,他本人與中國的關係,甚至可以追溯到加入蘋果公司之前。
國內市場的“誘惑”
庫克看重中國市場並非無因,數據顯示,中國仍然是iPhone的最大市場,目前國內有2.43億iPhone用戶,占全球總用戶33.3%,而美國排在第二位,iPhone用戶數量1.34億,占18.4%。
從供應鏈來看,按照2022年最新公布的數據,蘋果Top200供應鏈供應蘋果高達98%的原料、製造、組裝等項目,其中包含台灣地區的中國供應商占比48%,中國大陸自身占比也達到24%。
業內觀點認為,蘋果與中國的聯係或將進一步深化,目前全球手機出貨的增長引擎主要在新興市場,其中有能力消費萬元左右高端機型的則以國內市場為代表。
從數據上看,IDC統計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份額達到13.3%,相比2021和2020年同期,分別增長1.0和3.8個百分點。
更為重要的是,國內手機市場在經曆數年低迷之後,有望在今明兩年實現觸底反彈,而蘋果公司自然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
IDC高級分析師郭天翔表示,2023下半年隨著新機上新、促消費政策的發布以及大眾消費信心的提升,或將迎來反彈趨勢,預計2023年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0.9%,降幅收窄,2024年有望迎來反彈。
專家稱,從最近財報數據看,蘋果公司營收、利潤均有所下滑,此時蘋果無疑更加需要一個穩定且有消費力的市場。
打法需要更靈活
盡管蘋果意欲在中國市場繼續深耕,然而國內消費者又是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專家認為,蘋果想要牢據中國市場的地位,未來仍需要做出一些適應性調整。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指出,蘋果進入中國伊始便受到熱烈歡迎,十餘年來其銷售狀況一直較為紅火,其原因更多在於,蘋果並不隻是像許多國外品牌一樣販賣高端概念,最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而是的確滿足了用戶的細分需求,彌補了市場空白。
專家指出,首先,在前幾年國內手機市場中,預裝軟件、垃圾軟件、流氓程序以及病毒等的確困擾著用戶,蘋果通過相對封閉的生態係統,營造了便捷、幹淨的使用空間;其次,對於供應鏈廠家嚴格地篩選,以及對良品率的重視,也是蘋果的特點,這也多少影響並帶動了國內廠商的革新;另外,蘋果對於產品生態的營造較為領先,iPhone用戶與蘋果電腦、穿戴硬件高度重合,消費者往往從購買iPhone開始,逐漸購齊蘋果“全家桶”。
不過梁振鵬也談到,現在已經能夠明顯看出,蘋果的創新力度不如以往,iOS與安卓陣營日漸趨同,手機廠商陷入“價格戰”。而蘋果官方的價格策略又趨於死板,即便優惠也幅度有限,專家稱,蘋果目前過於強勢的渠道管控,在一定程度上難以適應國內的電商環境。
蘋果公司與國內渠道的齟齬也有先例,盡管蘋果方麵並未正式回應,但2020年左右,蘋果公司疑似叫停經銷商給拚多多商家供貨,據多名蘋果授權經銷商表示,其收到蘋果官方通知,禁止給拚多多商家供貨,違規將被取消蘋果授權。
另外,經銷商需要承諾,當所有采購的機器流向非蘋果授權店時,要求機器必須現場激活,防止有人拿走機器返回線上銷售,如果違反需按照40萬元/台的價格賠償。
梁振鵬認為,蘋果綁定國內市場固然獲得豐厚收益,但龐大的市場也意味著更複雜的管理,而且蘋果作為全球性企業需要兼顧各個市場,難以對國內市場完全把控,較為可行的方法或許仍是蘋果進一步“放權”給可靠的經銷商、電商平台,這意味著蘋果在中國市場,需要更加敏銳、靈活打法。
分享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方式:[email protected]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责任编辑:體育)